对不少人来说,提及上课,老师站在写满板书的黑板前口若悬河的画面就会自动浮现。一方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构成了数代人对课堂的共同回忆。但随着教学手段的升级换代,这类画面在实际课堂中越来越少。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93.6%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74.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PPT、投影仪正取代黑板粉笔成为新一代人的共同回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多媒体教学日渐普及,传统板书是否还有存在必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毫无疑问的是,多媒体教学的引入给课堂带来了诸多便利。最直观的就是授课形式更加丰富,电脑、投影仪、显示屏等设备的使用,让多媒体教学可以不受黑板空间限制,不受文字表达限制。老师可以引入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生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更多手段加强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将教学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无论多少内容都能在显示屏上播放,也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老师也能从中受益,减少因长时间抬手写板书造成的手臂酸痛,也能少受粉尘影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媒体教学能够完全替代传统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手写板书的方式看似简单,但重在能够完整流畅展现老师的逻辑和思考方式,让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有更全面的认知。板书书写过程给学生留出了回顾知识点和做笔记的时间,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我写你记、我停你想的默契,老师能够更好的把控课堂节奏。黑板空间的限制,又会让老师们提前构思如何详略得当的展现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重点难点、甚至补充知识等。而老师一些着重强调的内容,也会因为现场书写板书而更加深刻地刻印在学生的脑海。
相比之下,多媒体教学看似方便,实则也有局限。比如,将流畅的思维拆分成多张PPT,思维的连贯性被打断,甚至影响到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再如,PPT带来的信息量增加,反而加大时间压力,师生互动最后变成老师忙于翻页、学生忙于拍照。即便PPT呈现方式多样,但相似的字体、现成的图片,难以给人现场书写板书的个性与温度。
说到底,无论是板书还是多媒体,都只是教学的工具。课堂的主体是人,是全神贯注的学生,是全力以赴的老师。授课张弛有度的老师,即使只靠板书也能让授课趣味横生;知识取之有道的学生,切换PPT间也能寻觅到到记录和理解的时间。各种教学工具,用其长、避其短,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让教学相长,能得鱼忘筌。
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本书所收录的,也只是我们这个宏大时代的吉光片羽。但这些文化现象、社会风尚、思想观念,就像风与水之于大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刻画着我们的时代。我们尝试从中看到水的走向、听到风的声音,去发现、接受和推动改变。我们希望,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道观察、思考,发现更广阔的时代,与社会一起向阳生长。